這屆金曲獎,難得不是關心自己喜愛的歌手有無得獎,
而是等了多年,終該屬於張雨生的一座「特別貢獻獎」。
看到張雨生母親代替領獎,
想起19年前由張雨生父親代領當屆「最佳專輯獎」的畫面...。 [youtube]fsxTKRoUIFI[/youtube]
我承認,小時候聽過張雨生的歌、也看過他演的戲, 甚至還記得曾看過「張雨生大兵日記」,
可能年紀小,雖然喜歡聽音樂,也買了好多音樂卡帶,
但對張雨生的印象僅止於此,未察覺到他獨特且厲害之處。
我坦承,「口是心非」專輯,
是我在張雨生車禍意外新聞公布後才買的,
在事件前就曾在電視聽過「口是心非」這首歌,
覺得非常非常的好聽。
當時,我才剛過11歲生日。
長大後,喜歡唱歌,常常在家哼,常常唱KTV,
才發現,張雨生的歌非常不好唱,
能飆高音的歌手很多,能創作的歌手也很多,
但那高亢清亮嗓音搭配著前衛獨到思想的創作,
前面我不知道,但真的是「後無來者」。
他的音樂即便拿到現在來聽仍有味道,
仍能在音樂界佔有一席之地。
只可惜天妒「音」才...。
我不知道張雨生如果沒發生那場意外,
仍持續著創作好音樂並提攜後進,
會不會拿到更多獎,或者會不會被現今昧俗文化淘汰,
這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。
我只知道,
張雨生的音樂,
不需要用獎項銷售量堆疊來成就他的偉大。
謝謝張雨生,
你的音樂,我會一直聽下去。
更希望可能現今不曾參與過或聽過張雨生音樂的年輕一輩,
能有機會好好地欣賞它,靜靜地品味它,慢慢地了解它,細細地咀嚼它,
你便能體會到他的音樂是多麼的非凡與不同。
[youtube]QAmsnJQEb20[/youtube]
|